PDF 檔案
作為學習的評估 (ASSESSMENT AS LEARNING) •學生在評估中是主角,是最佳的自我評核員,能管理自己的學 習,並掌握評核所得資料,以之比較以前的知識,然後修訂和 建構新知。
PDF 檔案
• 學校應善用「對學習的評估」與「促進學習的評估」,以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,並通過析及反思評估 資料,為學與教提供適時及適的回饋。• 學校可進一步發展「作為學習的評估」,協助學生培 養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任的態度,並能恆常地監察學習
在「作為學習的評估」上,學生須認識學習目標、自我監察學習進展、基於回饋反思學習的內容及策略、調節學習的方法及其後的學習目標、甚至規畫未來的學習方向。長遠而言,學生應發展成為自己的最佳評估者,為自己的學習提供回饋。 提升學生在評估中的
「評估可發生在學生自己身上,例如用Seesaw做互評和自評,幫他們搭橋,讓他們能夠自訂學習目標。 」他表示,有學生發覺自己的影片有問題,也會再次拍片解題—這便是「作為學習的評估」的重要一步。
PDF 檔案
學習的評估」是收集學生顯證資料的最佳時機,教師可適時 給予回饋,協助學生改善。學者普遍認為,「促進學習的評估」的主要課堂教學 策略包括(Black & Wiliam, 1998; Pang & Leung, 2008): 與學生分享教學目標(sharing of teaching objectives)
Citation 張壽洪(2019):從「促進學習的評估」到「作為學習的評估」:語文科評估概念的深化和實踐,輯於施仲謀等主編《中國語文教學新探》,(頁296-310),香港,商務印書館。
基本上,標竿學習是一項透過衡量比較來提升組織競爭力的過程,以一流的組織或經營典範作為學習的對象,經由持續改善來強化本身的競爭優勢,是一項有系統、持續性的評估過程,透過不斷地將組織流程與一般流程相比較,已獲得改善營運績效的資訊。
由於觀念的轉變,幼兒語言發展的評估方法也隨之而改變,人們比以前更加注意幼兒學習環境與知識增長的關係及互動,不再以預先設定的學習成果作為評估目標,而改為觀察幼兒的活動過程,根據幼兒個人的表達方式評估其學習成果,並作為下一階段幼兒學習
PDF 檔案
學習是探求知識的過程,單是掌握知識並不足夠,還要懂得融會貫通,靈活運用。然而,怎樣才能有效達至這目標?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四位中文科教師與科組同事通 力合作,發展一套校本中國語文課程,透過「學、教、評」三方面的互相配合,讓教
PDF 檔案
臺南大學國禎 概念構圖與評量 6 概念構圖的意涵 是一種圖示技巧,可用來表徵概念的組織 和結構方式。 有階層性 概念節點(conceptnode) 聯繫詞(連接線) 概念圖可用於表徵所欲教學和學習的概念 與概念間的聯結關係,並以此概念圖作為 評量學習者概念結構的依據。
- Instructional Evaluation
- 學習、教學及評估
- 訓練成效評估文獻回顧 訓練成效評估可界定為:是從訓練規劃執行
- 國立臺灣大學 教學資源網
- 訓練成效評估之探討―以 V 公司團隊建立課程為例 壹、研究動機
1.安置性評量 (placement evaluation):又稱為前測,指在教學前對學生的「起點行為」方面的評量,以獲知學生所具備的行為、學習特質和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精熟程度,以作為規劃教學內容的依據。. 安置性評量資料一般都由性向測驗、成就測驗、教學目標前測以及
PDF 檔案
學習、教學及評估 通過搜集學生在各方面(包括 學習過程和結果)的學習顯證,然後詮釋資料,判斷學生的表 現,藉以向學生、教師、家長 及當局提供回饋,作為改進學 習的基礎 《基礎教育課程指引》 (課程發展
PDF 檔案
訓練成效評估可界定為:是從訓練規劃執行中,針對訓練目標、過程與成果進行 有系統的資訊蒐 ã,並依據一定的標準判斷,來衡量訓練為學員學習反應與行為改變,以及對組織績效提升的具體評估作為,以為後續訓練持續檢核改善的決策過程。
1990 年代學生學習成果評量在美國已被公認為最有效、最具體的教學績效評量方案。聯邦政府要求各區認證評鑑機構,加強運用各校提供之評鑑結果,作為重要認證指標。 1999 年 29 個國家在義大利波隆納大學簽署的「波隆納宣言」 (Bologna Declaration),宣示
PDF 檔案
評估與衡量同義,將評估視為衡量學習效果的工具;第二,評估乃指績效評核,將評估視為對特定目標績效達成度的判斷;第三,將評估視為專家判斷。戴幼農 (1994)則將教育訓練成效評估定義為在訓練過程中或訓練結束後,對於教學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