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觀
政治及司法
香港開埠初期,經濟活動由英商控制,鴉片為當時的主要貿易商品。 圖為停泊在香港附近海域的英國鴉片躉船。 在香港等候出洋當苦力的華工。
香港開埠初期
About Press Copyright Contact us Creators Advertise Developers Terms Privacy Policy & Safety How YouTube works Test new features
香港開埠初期,從英國 殖民統治的初期至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生效前之間,香港從一個地瘠山多、水源缺乏的小漁村,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。現在香港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多元文化的亞洲國際都會。 香港割讓 對英國而言,香港之割讓是一項令人不悅之戰利品,這是一塊「細小、荒蕪、不衛生
香港開埠初期政府不收取任何稅款,只依賴賣地及牌照等收入。雖然自1850 年代起雖然收取小量稅項,但由於一直不抽關稅,故對香港經濟發展影響甚微。 [編輯] 公共事業及建設 19世紀山頂纜車車廂隨著香港逐漸發展,公用事業相繼開辦。香港
開埠初期 香港開埠之初,雖然華洋雜處,但東西文化仍未交流,衣食住行風俗各異,而其時香港華人的生活,基本乃源襲自粵人。 那時之港人大都是工人、農民和漁民,他們的衣飾粗糙,大都穿闊身大袖的衫褲,上衫的襟頭開在一邊,俗稱「大衿衫」。
香港開埠初期政府不收取任何稅款,只依賴賣地及牌照等收入。雖然自1850年代起雖然收取小量稅項,但由於一直不抽關稅,故對香港經濟發展影響甚微。 20世紀初,香港除了秉承以往的轉口貿易外,香港工業也開始有所發展。
歷史
香港記憶 | Hong Kong Memory. 紀錄式影像可作為一種歷史見證。. 英國殖民下的小漁港自1841年開埠以後,城市的發展先慢後快,而一切的城市風貌變遷,民生的演化,都保留在影像裏,並展示後世。. 十九世紀末的華洋生活. 香港開埠初期,英政府不斷在港建設城市
- 香港開埠180年|香港原名HeongKong是條圍村?群帶路原來不是路?從開埠初期人口普查尋找消失的香港
- 林文映:開埠早期的香港與加爾各答
- 向墳場出發 了解開埠初期少數族裔歷史
- 【昔日香港.多圖】香港開埠初期 英國官員是這樣接管小漁村|香
- 英屬香港
1841年英軍登陸赤柱後,便馬上在赤柱建設一個軍營,軍營在後來被拆卸,但1998年,政府把與赤柱軍營同期興建的美利樓(同樣屬開埠初期的軍事設施)重置於赤柱廣場。 香港開埠180年|香港原名Heong Kong是條圍村?群帶路原來不是路?從開埠初期人口普查
林文映:開埠早期的香港與加爾各答. 最近寫了兩篇關於印度客家人的專欄。. 有些客家鄉親在社交媒體問,為何加爾各答「搵食艱難」,還往窮地方跑?. 這個問題有幾個歷史因由。. 往事如煙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1757年,英屬東印度公司控制了孟加拉地區
開埠初期在香港 定居的少數族裔不是只有當「啹喀兵」或其他公職人員,香港成為開放港口後,貿易往來吸引了一些較富有或經商的帕西人、印度人等,他們都對香港各方面發展有重要貢獻。雖然現在討論少數族裔議題時,焦點未必放在這群少數
自1841年1月英軍佔領香港後,香港分成三階段割讓和租借予英國,分別是1842年簽訂《南京條約》割讓香港島;1860年簽訂《北京條約》割讓九龍半島和1898年簽訂《展拓香港界址專條》租借新界。面對著這個小漁港,當年港英政府推行了不少措施來管治香港。
香港開埠初期政府不收取任何稅款,只依賴賣地及牌照等收入。雖然自1850年代起雖然收取小量稅項,但由於一直不抽關稅,故對香港經濟發展影響甚微。 20世紀初,香港除了秉承以往的轉口貿易外,香港工業也開始有所發展。
歷史